欢迎登陆bt365娱乐场/阳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阳泉市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时间:2013-01-14 16:53:52       大    中    小      来源:

 

装备制造业是为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其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较低,其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市建设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产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我市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根据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 装备制造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装备制造业现状

我市的装备制造业是伴随着煤炭采掘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同行业有明显优势的产品和企业,一批中高档煤矿采掘关键设备、铸件、低锰耐磨铸钢、新型水泵阀门、环保脱硫脱硝设备、除尘器、锅炉、新型焊机、汽车零部件、铝合金及镁合金深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市现已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50余户,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迅猛,200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6亿元,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利税4528万元。200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4亿元,利税达亿元。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重要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装备制造业与先进省市相比,仍存在产业总量小,行业整体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带动性强的整机成套产品和规模效应突出的拳头产品,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较慢,外资和民营企业比重较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1、产业总量小、行业整体发展不均衡。我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十五”“十一五”的长足发展,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但在全市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仍然显得很小。虽然预计“十一五”末产业整体规模可突破30亿元,但只能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5%左右。全市装备制造业2010年形成的30亿元工业总产值中,仅阳煤集团华越机械、华鑫电气两企业就占到20亿元以上,而其他90%多的企业的总和不足10亿元,行业整体发展极不均衡。

2、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由于条块和部门分割,布局分散、重复建设、产品趋同,由此造成资源、设备、人才等多方面的浪费,而且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产业结构,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能力弱。

3、缺乏带动性强的整机产品、优势产品和规模效应强的主导产品。这是制约我市机械装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煤矿机械产品和水泵、阀门、平衡吊、常压锅炉等产品,在我市有较长的生产历史和基础,但由于各自为阵、缺乏协作配合,致使产品批量小,品种少,成本高,效益差,直接影响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4、产品附加值不高。由于大多数是通用和中低档产品,进入门槛低,技术力量弱,企业规模小,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而一些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速度缓慢,且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开发也大都停留在引进或模仿阶段,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

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首先是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经济知识的优秀企业家人才,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相当一部分仅有初、高中文化,企业管理大多停留在家族式、家长式和经验式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高水平的专业研发人才不足,且大部分集中在国有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不活,企业不仅要高薪聘请高级研发人才,就连中、初级人员也需要外聘,由于效益差,也造成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二、 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整个世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这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一些发展的机遇。

第一、全球总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期,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高度依赖国际市场难以持续,进一步扩大内需存在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装备工业出口很大程度回升难度是很大的。外需萎缩形成的缺口很难靠国内市场消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

第二,外因是扩张模式难以持续。长期以来,我国的装备工业主要是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实现发展,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大量落后产能急需淘汰,高端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形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第三,影响比较突出的是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因素。后金融危机的时期,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推动形成碳交易、碳关税等规则和准则,利用新的科技优势发展新的模式,在未来的经济中进一步发挥它的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装备工业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程度不断加深,发达国家回归实业的态势也逐渐增强,对我们向高层次产业转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装备工业发展的方式也需要改变。当前,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推动新一代网络和技术,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随着装备制造业的不断融合,不断向技术领域的渗透,需要装备制造业往产业链的两端转移,也就是说研发和流通环节。

三、 “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以及我市建设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重点打造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煤矿机械成套设备、新型水泵阀门、新型储能电池、新型起重机械等新型制造业产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研发高端制造,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我市装备制造业技术自主化、设备成套化、制造集约化、服务网络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科技先导、科技引领、科技支撑的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为后危机时代抢占先机做好技术储备。要紧紧围绕掌握核心技术,创建自主品牌,整合科技资源,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由生产制造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服务等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塑造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新优势。

2、 要把技术改造和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途径,技术改造是保增长、调结构的有效结合点,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素质提升最有效、最直接的重要手段,要紧紧抓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品种质量、装备改善、安全生产等薄弱环节,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 要把兼并重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坚持控制增量与优化存量结合,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4、 要把提升基础配套能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利用整机发展带动核心部件的发展,促进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发展。要通过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

5、 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市场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要围绕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握方向,加快发展节能、高技术、环保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我市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及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我国的经济已呈现快速回升的势头,这将给装备制造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和提升的机遇,特别随着我省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逐步完成,将给我市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煤矿机械装备制造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市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煤矿机械装备制造业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行业的发展,按照我市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及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强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抓技术创新上档次、以抓技术改造上规模,大力发展以煤炭采掘机、牵引力≥900kW以上的电牵引采煤机、截割功率≥300kW以上的悬臂式掘进机、电液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液压支架、输送能力≥3500t/h以上的刮板输送机、皮带机、输送能力≥5500t/h的伸缩式输送机等为主的煤炭机械装备;发展以大口径水泵、大口径阀门以及流量阀、节流阀、渣浆泵等为主的新型通用机械产品;发展以平衡吊、塔吊为主的起重机械产品;以铅酸蓄电池为主的新型蓄能产品。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立企业产品技术数据库(PDM),大型装备制造要实现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使装备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迈上信息化轨道;全面实施以提高生产装备水平为主的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加工工艺,关键零部件要实现数控机床加工,大型装备制造要引进数控加工中心,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使企业的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等资源实现自动化管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到“十二五”末,使我市的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总量达到120亿元以上,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8%

(一)煤矿机电装备

以阳泉华越机械有限公司的煤矿用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大型振动筛、泵控变频振动筛、新型平巷人车、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以山西奥伦胶带有限公司输送带,以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的煤矿井下蓄电池变频机车、变频双风机、智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矿用隔爆型交流变频器,以及阳泉中机伟林矿机装备园区等一批煤矿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和矿用机电产品为依托,通过协作配合,实现煤矿机电关键设备生产的突破,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2015年,矿用机电产品的年产量达到:液压支架6000架、掘进机150部、皮带机300部、刮板机150部、采煤机100部、矿用变压器5千台、蓄电池变频电机车200台、稀土永磁变频电机6000台、煤矿双风机变频节能安全排放系统1000套,矿用机电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

(二)阀门系列产品

以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大口径新型闸阀产品为依托,联合山西建工申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阳泉中压阀门、阳泉市勤工技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数控加工技术、双联熔炼与新型树脂砂造型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原有落后的工艺设施进行淘汰改造,扩大大口径新型闸阀、自密式流量控制阀、抗磨除灰节流阀、全焊接结构煅钢球阀、橡胶闸板闸阀、三环密封蝶阀、弹性密封闸阀等阀门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

  2015年,阀门类产品的年产量达到3.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三)水泵系列产品

以阳泉市水泵厂为龙头,联合阳泉市耐酸泵有限公司、平坦水泵厂等相关企业,大力推进大口径泵、液下泵、渣浆泵、耐酸泵、单级泵、多级泵、多级焊接泵、煤液化用泵等系列水泵产品的开发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品种。

2015年,水泵类产品的年产量达到1.5万台,销售收入达3亿元。

(四)环保设施产品

以平定优利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华通蓝天环保有限公司、阳泉勤工技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环保产品制造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研发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环保智能无垢煤气锅炉、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煤气、烟气除尘设备,发电厂及炉窑用脱硫、脱硝装置以及煤矿煤场用挡风抑尘墙等市场潜力广阔的新型环保设备。

2015年,环保设施类产品的年产量达到200台套,销售收入达6亿元。

(五)铸造系列产品

以郊区旧街铸造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山西盛旺管业有限公司、阳泉精工铸造公司、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铸造车间、市水泵厂铸造分厂等企业为龙头,积极推广铸造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焦富氧冷风冲天炉、V法铸造、自硬砂制芯、真空二氧化碳置换造型、树脂砂造型及型砂再生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在现有的离心球墨铸管、低锰耐磨铸钢件、叉车平衡重、汽车配件、阀门、水泵铸件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品种,扩大规模。

2015年,各类铸件的年产量达到10万吨,销售收入达3亿元。

(六)新型制造产品

以阳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阳泉华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山西吉天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阳泉市勤工技术实业有限公司、平定县巨鑫制件有限公司、平定擎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机械产品,大力推进塔吊、平衡吊、旋臂吊、除尘器、铅酸蓄电池、煤炭气化燃烧锅炉和自激式循环供热炉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信息化水平。

2015年,各类新型制造产品的年产量达到:平衡吊2万台、悬臂吊1万台、塔吊50台、蓄电池160万千瓦小时、二氧化碳发生器100台套,销售收入达8亿元。

五、 政策措施

1、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贴息、投资补助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及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对成功开发重大产品和成功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有功人员及单位要给予重奖。

2、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当前煤炭资源整合增加投资的机遇,用足用好国家、省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对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煤机制造企业、工业园区、非公有制及外资等重点投资项目,要优先审批、优先扶持、优先提供融资服务。

3、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加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的开发,科技三项费用要向装备制造业倾斜,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推广、重大技术引进、参与国家产品标准制定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以及中试基地建设。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所得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4、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对列入国家或省重大装备重点建设的项目、招商引入的战略投资项目、大企业项目和基地建设项目,优先配置土地。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技术改造,对需搬迁改造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园区的项目,给予土地置换优惠政策。全市规划建设12个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并通过对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组建装备制造大企业,完成市区内装备制造企业的“退城入园”。

5、强化培养引进人才。支持装备制造业采取期权、技术入股、特殊津贴等灵活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国内尖端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开发、制造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改善装备制造业高级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努力遏制人才外流。

6、搭建产业融资平台。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投资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制约装备类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7、创优产业发展环境。各县区、各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上门服务、现场办公、急事特办等多种方式,开辟“绿色通道”,营造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