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bt365娱乐场/阳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信息

阳泉市企业技术创新“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3-01-14 17:16:35       大    中    小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积极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我市工业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 “十一五”我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紧紧抓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产学研合作这两个核心环节,采取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新产品研发、产品的升级换代。认真宣传、学习、贯彻《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出台了《阳泉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在全市企业中广泛宣传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一五”又有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到2010年底,我市的企业技术中心达到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户。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收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100余项,有60项被列入省计划,有20项获得500多万元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扶持。节能型铝铸造混合炉工艺开发项目、马铃薯颗粒全粉新工艺开发项目、新型矿用填充材料开发项目、煤矸石制备超细炭黑质填料新工艺开发等一批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填补了省内空白。

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十一五”以来,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全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也成为了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要选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80%的企业与产品技术相应的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展,提高了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能力水平。如:平定巨鑫制件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材料系能源环境研究所粉体工程研究室联合开发的煤矸石制备高性能超细炭黑质补强填料工艺技术,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与山西省大学合作开发的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线新工艺,中国地质大学与我市华伦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合作完成了国家“ 863课题“煤矸石瓷质砖制备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成功。

企业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步伐明显加快。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比重逐年增大,企业信息化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大部分企业都明确了信息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了信息工作制度,建立局域网、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的企业达到90%以上;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达到90%;机械制造企业有6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的已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有10%的机械制造业龙头企业已实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

二、 当前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强。我市大多数工业企业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的发展的惯性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技术创新在工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助推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国家及省制定的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难度较大,政策的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足旺。由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依赖型为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相对不足,对自主创新缺乏紧迫感,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态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是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资金参与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积累,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

四是知识产保护权意识不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全市仅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设置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机构和专业人员,自主开发的产品专利申请少,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产业转化率低。

五是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在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技术信息的交流、市场信息的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信息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有待提高。

三、 “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

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十一五”以来,我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好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国内、省内领先的创新成果,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总体来看,我市各工业行业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消耗高、附加值低的状况,制约了我市工业的竞争力。同时,各行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制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影响了我是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机制不活,研发机构较少,研发投入不足,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全是工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之一。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从我市来讲,虽然在“十一五”时期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科技先进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做好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壮大我是工业经济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四、 “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山西省“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目标,进一步树立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支撑观念;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手段,提高企业自有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正确分析、认真研究全市科研、企业核心技术的潜力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围绕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创新上有所作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

——以产、学、研联合和技术资源优化整合为主要手段,以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逐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以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这两个目标,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从实际出发,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为突破,赶超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而带动全市企业技术创新。

五、 “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方向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方向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手段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专利法》、《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阳泉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力度,提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水平,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和工作方式,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供技术支撑。

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树立技术为先、标准为王的理念,开发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的产品,追求产品技术水准,确保市场竞争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引进吸收、集成创新和在大城市建立前沿技术研发机构完善企业研发体系,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要运用现有技术资源,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集成方式,开发新的产品,并在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整合能力,推进产品设计实现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推动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高。

在传统产业企业中全面树立技术技能的创新观念,研发一批节能工艺、节能装备,形成一批具有阳泉特色的节能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探索传统产业技术节能新途径;传统产业企业要以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企业技术中心,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用能监测和控制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二)工作目标

1、 全市各类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0户以上,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户,市级技术中心达到30户。

2、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平均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5%,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达到2.5%,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达到4%

3、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平均达到10%,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达到2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达到30%

4、 初步建立起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工艺技术创新、技术标准、技术秘密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5、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为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指标的完成提供技术支撑。

六、 “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重点

1、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继续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既要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附加值高和出口创汇能力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要帮助和指导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创造一批新品牌,推动全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2、推动产学研联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全面拓展合作领域;依托专业科研机构,继续开展行业性、专业性技术中心的组建和认定工作,指导和帮助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与大企业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信息联网,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3、支持园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围绕龙头企业的核心产品,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关联技术的研究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开发效率,节约研究开发投入,从而推动园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

4、推进电子商务,深入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入,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应用。

5、突出重点,实施技术创新专项计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紧密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煤、电、铝、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六大产业为重点,建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市场前景良好的新产品开发。

七、 政策措施

1、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对做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在有限财政提交按下提供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投入。

2、加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支持的落实,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在引导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认真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

3、坚持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继续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建立市场需求分析、评价、反馈渠道,促进技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建立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

4、充分发挥政策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统一规划,科学组织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本着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方针,以协调、联合等方式,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建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5、改善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环境,加快建立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我市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是环境,大力发展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形成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增强技术创新的时候供给。

6、建立具有特色、切合实际的行业技术平台,加大技术资源配置力度。要结合我市的产业优势、地域特色,把技术优势和基础条件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创新主体的实际,合理配置各种技术创新要素,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行业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