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bt365娱乐场/阳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信息

阳泉市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3-01-14 17:26:22       大    中    小      来源: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推动我市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 我市节能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等关键环节,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深入开展节能工作。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省、市节能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全市能源管理工作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社会节能齐抓并举,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我市2005年万元GDP能耗2.71吨标煤为基准,2010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已降低到2.02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5.24%,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能耗下降25%的节能目标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工业所占比例偏大,结构调整面临困难。目前经济结构中以资源转化为主的电力、煤化工、有色、非金属等高能耗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要加快经济发展,较长一段时期内仍需要以这些产业为支撑,重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行业比重偏低,短期内调整难度较大,需要较长的调整期。

二是人们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务虚多,落实少,没有将节能转变为自觉行动。

三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部门、企业的节能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节能监测(监察)、分析、统计体系不够健全,政策研究和引导比较滞后。

四是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能小,能耗高,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竞争力。

五是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不够,同时由于缺乏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机制,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不够。

二、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国虽然是资源总量上的大国,能源生产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十分匮乏。而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无论是在GDP能源强度、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还是主要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距,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任务十分艰巨。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102吨标准煤/万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火电供电煤耗高1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10%,铜冶炼综合能耗高35%,水泥综合能耗高35%,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18%,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60%

作为能源生产和输出的资源型城市,我市的单位GDP能耗值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行业比重低,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使我市的单位GDP能耗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2倍还多。目前,我市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72%以上,工业中的焦炭、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增速过快,能源消费比重偏大,随着我市城镇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及公益性用能不断上升,能源需求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我市“十二五”面临的节能任务十分艰巨,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必须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淘汰落后、深挖潜能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强节能工作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十二五”节能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能源法》为依据,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推行低碳环保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宣传,加强管理,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市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挖潜改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法规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推动全社会节能。

4、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增量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辅以政策支持,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企业、高耗能建筑和低效设备(产品)的发展。存量要深入挖潜,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5、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对年耗能五千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依法管理,明确目标措施,公布能耗状况,强化监督检查;对中小企业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

6、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企业和消费者是节能的主体,要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法履行节能责任;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标准,引导、规范用能行为,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带头节能;中介机构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 我市“十二五”节能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一)主要目标

2015年,我市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6%

(二)重点工作任务

1、工业节能

煤炭工业。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实现高效高产。采用新型高效通风机、节能排水泵,对设备及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完善煤炭综合加工体系,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煤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和动态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综合节能技术。

电力工业。大力发展大型联合循环机组;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在运火电机组,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实施“以大代小”、“上大压小”和小机组淘汰退役,提高单机容量;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大力发展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电站锅炉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技术、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以及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等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

有色金属工业。氧化铝发展选矿拜耳法等技术;电解铝生产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限期淘汰自焙电解槽,逐步淘汰小预焙槽;推广铝电解槽新型阴极结构及焙烧启动与控制技术、精滤工艺全自动自清洁节能过滤技术。

钢铁工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最大限度综合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推进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充分利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可燃气体和各类蒸汽,以自备电站为主要集成手段,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耗。

化学工业。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转化效率,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煤造气采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烧碱生产逐步淘汰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氯碱生产推广新型高效节能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和稳流进行式水泥熟料冷却技术以及高效节能选粉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建筑陶瓷行业推广辊道窑技术,改善燃烧系统;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采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

机械工业。推广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控制气氛渗氮工业节能技术,发展变频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机电产品,促进风机、水泵等通用机电产品提高用能效率,提高节能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

2、交通运输节能

公路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位车和专业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改善道路质量;加快运输企业集约化进程,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提高运输效率等。

新增机动车。制定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汽车。大力推广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

城市交通。合理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鼓励市民选择节能的交通方式出行,以道路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为主要发展方向。

农业。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3、建筑节能

建筑物。推行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热表计量收费。结合城市改建,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4、公共机构及民用节能

家用及办公电器。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照明器具。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电梯及室内温度。电梯实行分时段运行,四层以下停开。空调房间严控室内温度,冬季不超过 18摄氏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

五、 政策措施

1、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每年组织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加大问责力度。及时发布全市和各县区单位GDP能耗公报。各地区要按照节能目标责任制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2、制定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节能型工业、节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从体制、政策、机制、投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的耗能产品或建筑,不能出厂销售或不准开工建设,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淘汰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的,要加大惩罚力度。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节能重点工程。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能力建设等。要将节能指标落实到具体项目,节能专项资金要向能直接形成节能能力的项目倾斜,争取尽快形成节能能力。要出台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给予支持。

4、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控高耗能行业增长。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落后产能的加快淘汰。加强对已淘汰企业的“后管理”工作,防止死灰复燃。严控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两高”行业新项目专项监察。对六大高耗能行业各类新、改、扩、迁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专项执法监察。对于未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对违规在建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要责令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依法停止供水供电。

5、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制定《阳泉市推广节能设备(产品)目录》,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建立和完善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对国家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6、加大节能监察力度,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强化监督管理。组织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用能情况、节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健全依法淘汰的制度,采取强制性措施,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充分发挥节能监察机构的作用,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7、加快科技节能,推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应用。组织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的推广活动,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并消化吸收。组织先进、成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同时组织开展原材料、水等载能体的节约和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列入《节能设备(产品)目录》的终端用能设备(产品)。鼓励依托科研单位和企业、个人,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采取积极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

8、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推行节能新机制。一是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能耗信息、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提高能效。二是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三是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五是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9、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五千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组织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情况,做好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加强对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水平。

10、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不断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搞好节能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曝光那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现象,宣传节能的典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技术和典型交流,组织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在每年夏季用电高峰,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