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bt365娱乐场/阳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信息

阳泉市工业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3-01-14 17:35:40       大    中    小      来源: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阳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全市工业从资源节约与“三废”综合利用入手,形成了煤——矸石——建材、矿井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煤——煤层气——煤层气发电、煤——坑口电厂——粉煤灰建材等初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煤、电、铝、化、建材主导产业关联度提高,发展迅猛。GDP能耗下降25%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45%,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在循环经济的一些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燃气利用、连续组织实施四期热电联产、阳煤集团、南煤集团、煤运公司、荫营煤矿、固庄煤矿利用煤层气进行发电,既节约了资源,又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使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明显的成效。在全国率先对耐火行业实施了彻底的二次工艺革命,推倒了倒烟窑,利用天然气进行烧成工艺革新,节约了煤炭资源,实现了产业升级,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问题。启动了一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开展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二、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增长方式粗放。全市工业主要还是以煤炭、电力、耐火、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为主,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深加工不足,工业产业总体上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

  二是资源约束加剧。我市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比较高,资源型产业特征明显,主要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存,工业能耗、物耗总水平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过度依赖资源的工业经济结构特征使得资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

  三是环境污染压力加大。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污染排放量增长较快,煤矸石、粉煤灰和硫石膏利用率不高。

  三、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以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核心,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法律规范、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为手段,加快建立符合我省实际、有利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原则。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政府行为,营造有利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坚持“全面部署、重点推进”的原则。选择一批循环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且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工业企业,进行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从“企业试点”走向“行业试点”,从“面向企业”走向“面向园区”。

  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原则。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技、制度和体制创新并举原则。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废物利用率、资源生产率和回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逐步由单一产品向循环经济转型。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和人才从事科技创新。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促进全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投入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循环经济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速、增量得到明显控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符合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总体目标与要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重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初步形成。

  到2015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6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70%。到2015年,初步形成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四、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及主要任务

  (一)重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系统要在煤、电、冶金、耐火、建材等重点产业,紧紧围绕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耐火废渣、脱硫石膏以及煤层气的综合利用为重点,形成特色,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1、煤炭行业以煤矸石和煤层气综合利用为重点,延伸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提高资源回采率的先进技术、煤层气等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和洗中煤等工业废弃物和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联合。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规模化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形成煤——洗煤——矸石——建材、矿井水——污水处理——循环水、煤——煤层气——煤层气发电、煤——坑口电厂——粉煤灰建材等产业链。

  2、电力行业以热电联产、脱硫改造以及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发展电力及电力转化产业链。支持大容量、超临界、空冷、脱硫的新型电力和热电联产改造、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改造及污水回用技术,采用坑口电站、热电联供、煤电及下游用户一体化发展等多种形式,形成电——热——水循环利用产业链、电——炉渣(粉煤灰)——水泥产业链、电——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砖)产业链等综合利用的多联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3、冶金行业以铁、铝、镁等金属为依托,延伸行业产业链。   以铁矿资源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实施源头削减,减少资源消耗,延伸冶金产业链条,即原矿—铁—钢—材、矿石—精矿粉—粉末冶金—冶金压铸件产业链条。同时,全面推广余能、余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

  以铝矾土资源为依托,延伸形成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铝型材——再生铝的一体化产业链,发展铝镁合金深加工产品。

  4、化工行业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线,壮大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煤化工要通过链式开发,实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提高技术密集度和产品附加值,建立多联产能源化工系统。主要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线,发展多联产工艺,加快产业产品链的延伸,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煤化工产业群,如煤制甲醇—合成氨联产甲醇—煤基醇醚燃料等煤化工产品链,电石—聚氯乙烯等乙炔化工产品链。

  5、抓好生产用水和矿井水的循环利用。突出抓好生产用水和矿井水的循环利用。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城市中水回用,用于工业、城市河道景观和绿化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重点推进阳煤集团、南煤集团、煤运公司、荫营煤矿、固庄煤矿等大中型煤矿的矿井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程,推进阳光电厂、河坡电厂、兆丰电厂、龙川电厂的中水循环利用项目。

  (二)主要任务

  1、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和准入条件,对全市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实行保护性开发,在开采、消耗、废物产生、资源再生以及最终消费环节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大力推进废物、低品位矿、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重点企业余热、余压、高炉(焦炉)尾气基本得到回收和实现梯级利用。以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为重点,强化能源原材料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加强废旧金属、废旧家电和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推进资源的废物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回收、市场汇聚、再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循环系统。

  2、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和管理,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预防转变。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和运行机制。全市工业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的组织体系,引导企业组织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1、强化宏观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制定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摆在工业经济工作的首位。要建立健全工业循环经济、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工业环保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经。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实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原始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限制发展和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3、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优惠政策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紧缺生产要素配置要相对集中,重点支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项目,支持重大示范项目和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循环链接项目。研究制定相关奖励办法,表彰和奖励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对工业企业新上项目加强资源、能源消耗标准的审查,严格限制落后生产项目。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运用企业和各种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企业循环经济、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政策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等服务。组织好对各县、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重点工业园区的分管领导及主管人员的工业循环经济知识培训,推进与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5、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在抓好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企业实施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三废”减排以及创建“零排放”企业的经验,推广全市工业循环经济有效发展模式,推动全市工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