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白鹿原》里的劉瞎子和鎮嵩軍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存在?

軍閥:《白鹿原》里的劉瞎子和鎮嵩軍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存在?

電視劇版《白鹿原》播放近半,裡面有十多集的劇情是圍繞劉瞎子率領鎮嵩軍圍困西安城展開的。電視劇里的鎮嵩軍無惡不作,橫徵暴斂、欺壓百姓。為了拿下西安城,劉瞎子斷水斷糧,城內數萬人餓死,餓殍遍野。《白鹿原》是一部高度寫實的小說,裡面所描述的情節大多有史可依,劉瞎子和他的鎮嵩軍也不例外。

劉瞎子在歷史上的原名叫劉鎮華,河南鞏義人。劉鎮華在歷史上是個十足的牆頭草,他憑藉著十萬鎮嵩軍,搖擺在各大軍閥之間,先後投靠過孫中山、袁世凱、吳佩孚、段祺瑞、馮玉祥、閻錫山,最後歸附於國民黨蔣介石。

1883年,劉鎮華年出生在一個小商家庭,曾考中秀才。1908年,劉鎮華加入了同盟會,開始在豫西一帶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劉鎮華來到河南嵩縣楊山,那裡有一支由王天縱率領的地方武裝(其實就是山上的土匪)。在劉鎮華的動員下,王天縱這支地方武裝加入了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鈁的部隊。

劉鎮華

1912年民國建立,各省軍隊縮編,原秦隴豫復漢東征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鈁所率的陝軍也在縮編之列。民國政府把陝軍中的原以王天縱為首的河南綠林義軍改編為「鎮嵩軍」。

軍隊縮編之後,王天縱奉袁世凱之命到北京任職,鎮嵩軍統領一職由劉鎮華接任,從此劉鎮華開啟了他的軍閥之旅。在袁世凱倒台前,劉鎮華不斷向袁世凱靠攏,苦心經營鎮嵩軍,勢力不斷壯大。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劉鎮華很快投靠了皖系段祺瑞。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幾天之內皖系就戰敗,段祺瑞下台,直、奉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劉鎮華一時間失去了靠山,此時的劉鎮華一方面向直系軍閥吳佩孚、曹錕頻頻示好,一方面維持和皖系軍閥舊部陳樹藩的關係。1921年,直軍到達潼關,劉鎮華作為內應,引導直軍暢通無阻,直逼西安,企圖活捉陳樹藩。由於劉鎮華背叛陳樹藩,投靠直系,取得吳佩孚的信任,不僅穩住了陝西省省長的寶座,還兼并了陳樹藩的殘部,擴充了鎮嵩軍。

鎮嵩軍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劉鎮華奉吳佩孚之命,前往山海關助戰。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直系政府垮台,段祺瑞被推為執政。劉鎮華看局勢已變,急忙搖身一變,通電擁護段祺瑞。

1925年,陝西各地人民憤怒抗議劉鎮華在陝西的統治,失敗後的劉鎮華率殘部逃往山西投靠了閻錫山,結束了他在陝西長達八年的統治。

1925年10月,直系軍閥吳佩孚東山再起,自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進攻國民軍。劉鎮華髮現時機成熟,重新投靠直奉軍閥,被任為豫陝剿匪總司令。

1926年4月,劉鎮華率10萬鎮嵩軍圍困西安,圍成長達8個月,在這8個月里有近5萬人或餓死或凍死或戰死。1926年11月,馮玉祥率援軍大敗鎮嵩軍,西安圍城戰遂告結束。劉鎮華被馮玉祥徹底打敗後,再次失去了靠山,於是他乾脆投靠了馮玉祥。

在這之後,隨著蔣介石實力的壯大,劉鎮華又投靠了蔣介石。1936年因精神失常,劉鎮華退出政壇,1949年跟隨國民黨敗退台灣,1956年在台北病逝,時年七十三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相关手记

除螨仪经常要换滤芯吗 除螨仪的过滤网要多久更换?
波兰足球队世界杯最近10场,2022世界杯法国vs波兰历史交锋战绩法国vs波兰谁更厉害
中国梦:国家梦、人民梦、世界梦